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11 17:14:32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1日訊(通訊員 伍娟 宋姣)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與永州市中心醫(yī)院依托結對幫扶機制,通過多學科協作與高效轉診流程,成功挽救一名危重患者生命。
6月29日22時許,永州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接診一名突發(fā)意識障礙的男性患者。在完善急診CT檢查過程中,患者突發(fā)心臟驟停。接診團隊立即啟動高級生命支持:予持續(xù)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靜脈推注腎上腺素,同步電除顫糾正室速室顫;床旁超聲提示大量心包積液,緊急行心包穿刺引流術,引出不凝血約80毫升后,患者自主心率恢復,血壓回升至 113/66mmHg。
急診主動脈CT血管造影(CTA)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主動脈A型壁內血腫(Stanford 分型),合并心包填塞,病情極危,需緊急手術干預。
接診團隊迅速識別病情危重性,第一時間啟動 “結對幫扶急危重癥響應預案”。南華附一派駐專家、胸心血管外科馮耀光教授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實時指導,協助穩(wěn)定患者生命體征;同時,南華附一嚴格按照幫扶協議中急危重癥轉診流程,開通 “專用綠色通道”,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手術室、重癥醫(yī)學科(ICU)團隊同步啟動術前準備,明確手術方案。
患者轉運至南華附一后,直接進入胸心血管外科 ICU,進一步完善術前評估。當天急診行心包開窗引流術,徹底解除心包填塞。次日,由馮耀光教授團隊主刀,實施 “主動脈瓣直視成形術+升主動脈替換術+主動脈弓置換術+遠端支架象鼻置入術”,手術過程順利。
術后初期,患者呈淺昏迷狀態(tài)。經胸心血管外科ICU團隊精細化管理,術后第5天患者神志轉清,成功脫離呼吸機;術后第7天轉入普通病房,可自主下床活動。
7月11日,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符合分級診療原則及雙向轉診流程,通過幫扶機制轉回永州中心醫(yī)院繼續(xù)康復治療,實現“急性期救治 - 恢復期康復”的無縫銜接。患者家屬說:“從搶救到手術再到康復,兩院的協作讓我們少走了彎路,真正感受到了醫(yī)療幫扶帶來的安全感?!?/p>
該案例是結對幫扶協議簽訂后首例主動脈A型急癥雙向轉診成功案例,充分體現了分級診療體系的優(yōu)勢:首診醫(yī)院快速識別重癥并啟動規(guī)范急救,為后續(xù)治療贏得時間;上級醫(yī)院通過遠程會診提前介入,綠色通道保障轉運效率;多學科協作(MDT)確保診療精準性;雙向轉診實現康復階段的連續(xù)管理。
馮耀光教授表示:“主動脈A型壁內血腫屬致命性急癥,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本例成功救治的關鍵不僅在于技術,更在于幫扶機制構建的‘上下聯動、快速響應’體系?!?/p>
責編:王皆清
一審:王皆清
二審:彭國軍
三審:徐德榮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