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雙石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11 09:48:52
■魏雙石
在唐憲宗元和四年的深秋,瀟水瘦得只剩下一線,柳宗元乘著一葉扁舟,漂到了永州。船靠岸時,幾只烏鴉從蘆葦叢中驚起,呀呀叫著飛向灰蒙蒙的天空。他站在船頭,望著遠處低矮的城墻,忽然想起長安的朱雀大街,此時該是銀杏葉落滿地的時節(jié)了。
西山腳下龍興寺的和尚給他開了偏門。廂房漏雨,墻角長著青苔,夜里能聽見老鼠在梁上跑動的聲音。母親病倒在床,咳出的血染紅了帕子。請來的郎中把過脈,搖搖頭走了,只留下幾包草藥。那年冬天特別冷,他在寺后荒地上掘了個淺坑,親手埋葬了母親。新墳上的黃土很快就被凍硬,像塊生鐵。
柳子廟
永州的官吏們躲他如避瘟神。只有刺史韋彪偶爾差人送些米面來,卻從不肯露面。柳宗元常常整天無人說話,便研了墨,在紙上寫信。墨凍住了,就呵口熱氣化開。信是寫給長安舊友的,但往往寫到一半便揉作一團——這些字句若被有心人看見,怕是又要惹禍。
元和八年的春天來得早。柳宗元在城西發(fā)現(xiàn)一處荒廢的菜園,用積蓄買下后,在園中建了三間草屋,取名"愚溪草堂"。草堂簡陋,但總算有了自己的棲身之所。他在溪邊種了十幾株柳樹,又在屋后辟了片菜畦。每日清晨,他提著陶罐去溪邊汲水,水面時常漂著幾片柳葉。
永州的山水漸漸成了他的藥。鈷鉧潭的水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鵝卵石,石上附著青苔,像老人的眉毛。他常常在潭邊一坐半日,看游魚在石縫間穿梭。有次興起,脫了鞋襪把腳浸在水里,涼意順著腳底直躥上來,倒把他逗笑了——這是被貶后第一次真心實意的笑。
西山不高,卻頗有些險峻處。他沿著獵人踩出的小徑攀爬,在半山腰發(fā)現(xiàn)一塊平坦的巨石。坐在石上眺望,能看見遠處的湘江如一條白練,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山上的石頭多是青灰色,被雨水沖刷得圓潤光滑。他常撿幾塊揣在袖中帶回去,擺在書案上當鎮(zhèn)紙。
永州百姓起初對這個北方來的貶官充滿戒備。后來見他平易近人,漸漸敢與他搭話了。有個叫郭橐駝的駝背老農(nóng),種得一手好樹。柳宗元常去他的果園,聽他說些粗淺卻實在的道理:"樹要長得好,就得順著它的性子來。根要舒展開,土要松軟,水要適量。最忌整天擺弄,今天摸摸樹干,明天搖搖樹根,好好的樹反倒給折騰死了。"柳宗元聽著,忽然想到朝廷那些擾民的政令,不禁莞爾。
元和十年的春天特別暖和。溪邊的柳樹早早抽出了嫩芽,柳宗元在樹下擺了張矮幾,開始寫《永州八記》。筆尖蘸著新磨的墨,在宣紙上沙沙作響。寫著寫著,他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境變了——鈷鉧潭的水聲不再讓他想起長安的笙簫,西山的云霧也不再勾起對往事的追憶。這些山水已經(jīng)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那年夏天,他收了個當?shù)厣倌曜鰧W生。孩子姓蔣,家里是開藥鋪的,聰明伶俐。柳宗元教他讀《論語》《孟子》,偶爾也講些長安的見聞。少年聽得入迷,眼睛亮晶晶的。有天傍晚下課,少年突然問:"先生想家嗎?"柳宗元愣了一下,指著愚溪邊的柳樹說:"此間亦有春色。"
永州的冬天依然難熬。草堂四處漏風,他不得不裹著厚被子讀書。墨汁常被凍住,要呵半天熱氣才能化開。但比起初來時的心境,現(xiàn)在的冷清反倒讓他感到安寧。有時夜里醒來,聽見雪粒打在窗紙上的沙沙聲,他會想起長安的繁華,但已不再心痛如絞。
元和十四年,朝廷的詔書突然到了。柳宗元被召回長安,旋即又貶往更遠的柳州。離開那日,永州下著小雨。蔣姓少年一直送到城外十里亭,臨別時塞給他一包自家配的藥丸:"南方多瘴氣,先生保重。"柳宗元摸摸他的頭,什么也沒說。
船離開碼頭時,他站在船尾,望著漸漸遠去的永州城墻。十年光陰,這座小城已經(jīng)刻進了他的骨血。鈷鉧潭的游魚,西山的云霧,愚溪的柳樹,都將隨著他繼續(xù)漂泊。而永州,因為他的文字,從此不再是無名的邊城。
后來柳宗元在柳州病重時,夢見自己又回到了愚溪草堂。溪水潺潺,柳枝輕拂,陽光透過窗欞,在書案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醒來時,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但永州的山川風物,早已通過他的筆墨,獲得了永恒的生命。
千年后的一個秋日,我站在愚溪橋上,望著同樣的流水。導游指著溪畔一塊石頭說,那是柳宗元常坐的地方。石上長滿青苔,看不出任何特殊之處。但當我翻開《永州八記》,那些文字便活了過來——鈷鉧潭的水聲,西山的云霧,小石潭的游魚,都清晰如昨。
永州何其有幸,得遇柳宗元;柳宗元又何其有幸,得遇永州。這場跨越千年的相遇,讓一片蠻荒之地化作文脈綿長的文化圣地,也讓一個失意文人蛻變?yōu)楣庹涨Ч诺奈膶W巨匠。永州這座小城記住了柳宗元,柳宗元也重塑了這座小城。就像愚溪邊的老柳,地表上看是十丈紅塵,地下卻是千年盤錯的根須。文人的失意與山水的相遇,最終在時光里釀成了文化的印記——苦難沉淀為力量,孤獨結(jié)晶成永恒。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命運給你的磨難,恰恰是成就你的機緣。
責編:黃柳英
一審:黃柳英
二審:嚴萬達
三審:李寒露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