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晗 袁向群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10 21:53:53
(文案:黃晗 海報設(shè)計: 袁向群)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晗
7月初,瀏陽道吾山風景區(qū)景色如畫,瀏陽烈士陵園和瀏陽烈士紀念館在蒼松翠柏掩映下十分莊嚴肅穆。瀏陽市烈士陵園事務(wù)中心主任賴道國介紹,烈士紀念館自去年4月對外開放以來,已有5.5萬多人來此參觀瞻仰,重溫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
“死守陣地,寸土不讓!”“用血肉之軀筑起的鋼鐵陣地”……紀念館內(nèi),抗日英烈秦慶武的事跡介紹,吸引人們駐足停留。一張模糊的烈士軍裝照,一段蕩氣回腸的人物生平,帶人們回到那硝煙彌漫的抗戰(zhàn)年代。
秦慶武,湖南瀏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0軍19師113團團長,1937年在淞滬會戰(zhàn)中壯烈犧牲,年僅34歲。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大舉進攻上海,并進逼南京。秦慶武所在的第70軍奉命從湖南開赴溫州、樂清、象山等重要港口,擔負守備任務(wù)。不久,秦慶武率全團奉命開赴寧波集結(jié)待命。他密切關(guān)注著淞滬前線的局勢,抓緊訓練部屬。
8月下旬,上海戰(zhàn)事日趨激烈。消息傳到秦慶武團駐地,秦慶武和全團官兵憤慨不已,紛紛咬破手指滴血盟誓,請求奔赴前線抗敵。9月23日,秦慶武奉命率113團從寧波出發(fā),于10月1日清晨抵達上海附近的南翔,而后步行到上海郊區(qū)的大場鎮(zhèn)。自“八一三”開戰(zhàn)以來,這個集鎮(zhèn)連遭日軍轟炸,幾乎被夷為平地。秦慶武率部到達后,迅速在大場鎮(zhèn)以北、蘊藻濱以南、滬太路以西的葛家牌樓一線設(shè)置防線,構(gòu)筑工事。
臨戰(zhàn)前夕,秦慶武帶領(lǐng)全團官兵在陣地上莊嚴宣誓:“死守陣地,寸土不讓,尺地必爭!”“有死之榮,決無生還之辱!”
10月3日起,在敵強我弱、力量十分懸殊的情況下,秦慶武身先士卒,率全團官兵與日軍展開血戰(zhàn),擊退日軍的數(shù)次瘋狂進攻。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較量,日軍死傷慘重,卻未能取得任何進展,指揮官三次被撤換。戰(zhàn)至10月17日拂曉,秦慶武率領(lǐng)的1400余名官兵,僅剩下50余人。萬分危急之際,奉命前來支援的114團6連趕到,秦慶武率余部和6連繼續(xù)與蜂擁而至的日軍展開血戰(zhàn)。
沖殺中,秦慶武被流彈擊中,右手、腿部數(shù)處負傷,血流如注。他稍作包扎后,又繼續(xù)指揮戰(zhàn)斗。最后,陣地上僅剩下他和11名官兵。中午12時許,瘋狂的日軍又一次沖上來。秦慶武揮舞著馬刀沖向敵群,一連砍死四名日本兵,與陣地上最后11名官兵一同壯烈殉國。
秦慶武與全團官兵壯烈殉國后,上?!渡陥蟆奉^版頭條報道了他們奮勇抗日的英勇事跡:“是役惡戰(zhàn)24小時未稍停止。我軍犧牲重大,秦團官兵1400人與陣地皆亡,悲壯慘烈得未曾有,但敵軍則傷亡在3000人以上,遺尸遍野,溝渠盡赤?!弊源?,秦慶武團的感人事跡傳遍大江南北,激勵著更多的中華兒女投身抗日洪流。
秦慶武陣亡后,國民政府追授其陸軍少將。198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認秦慶武為革命烈士。
責編:馬如蘭
一審:李茁
二審:唐婷
三審:夏似飛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