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曹茜茜 剪輯/陸薇 湘伴 2025-07-10 18:51:25
最近
湖北當陽21家機關事業(yè)單位
拆除圍墻的新聞火了
評論區(qū)里不少人歡呼
“政府更開放了”
“拉近和群眾的距離了”
機關大院的圍墻
容易給人“生人勿近”的距離感
在當陽推行“拆圍透綠”行動之前
國內多地已先行開展機關事業(yè)單位
向市民開放的探索
呼吁地方政府無圍墻改造的聲音
也長期存在
拆掉圍墻
從視覺和心理上
確實能傳遞“開放”的態(tài)度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
辦事方不方便
核心不在于有沒有圍墻
畢竟
政務服務的好壞
看的是辦事窗口的效率
熱線電話的響應速度
以及“最多跑一次”的落實程度
圍墻的存在與否
并不會讓審批流程變快或變慢
真正的“開門辦公”
靠的是制度的優(yōu)化
而不是物理上的無墻化
拆墻不是目的
共享才是關鍵
比起“拆掉圍墻,打開心墻”的象征意義
“拆圍透綠”更實際的價值在于
讓城市空間“還綠于民”
讓公共資源實現全民共享
許多機關大院位于老城區(qū)
占地大、綠化好
但長期“閑人免進”
拆掉圍墻后
這些空間變成了市民的
步行通道、休閑綠地
還有助于緩解周邊停車難的問題
比如
當陽拆除圍墻后
市民可以自由穿行機關大院
原本“看得見進不去”的綠化帶
成了公共花園
這種硬件上的共享
比口號式的“開放”更接地氣
說到底
機關大院拆不拆圍墻
取決于實際需求
如果僅僅為了“表態(tài)”而拆
可能流于形式
但如果能借此盤活閑置資源
改善城市環(huán)境
那就是實打實的惠民舉措
當陽的嘗試告訴我們
政府的開放,不在于有沒有圍墻
而在愿不愿把最好的資源留給百姓
未來
如果有更多機關事業(yè)單位將
停車場、體育場等設施
在非工作日對外開放
“共享”的理念將走得更遠更穩(wěn)
那么
你對機關大院拆圍墻怎么看呢
(文案/曹茜茜 剪輯/陸薇)
責編:曹茜茜
一審:曹茜茜
二審:鄧晶琎
三審:唐婷
來源:湘伴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