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 2025-07-06 22:57:48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田甜 葉竹 視頻 王玨
7月,岳陽縣毛田鎮(zhèn)孟城河支流兩旁,新筑的圍欄在陽光下泛著光澤,幾朵菊花隨波輕旋。
這里是青年共產黨員、岳陽縣毛田鎮(zhèn)應急辦原主任李東,在2024年防汛一線勇救同事后犧牲的地方。
李東犧牲一年后,他的同事們靜立岸邊,將手中的菊花輕輕放入水中,目光追隨著飄向不遠處流水中?!叭ツ昴菆霰┯旰螅@里新修了防護欄。對村民而言,李東的身軀已化作成最堅固的堤壩?!?/p>
李東犧牲一年后,毛田鎮(zhèn)的同事們靜立在他犧牲所在處附近的岸邊。(王玨/攝)
最后一刻:
洪水中的托舉,將生的機會留給同事
思緒飄回一年前,那個平凡又偉岸的身軀被洪水吞沒的夜晚。
2024年7月1日21時6分,岳陽縣毛田鎮(zhèn)暴雨如注,僅19時至24時的平均降雨量就達到114.5毫米。作為應急辦主任的李東惦記著孟城村楊家片的七旬老人李細細又從兒子家返回山上老屋,趕忙與毛田鎮(zhèn)下派的孟城村黨總支書記續(xù)鑠文、鎮(zhèn)交通專干侯云凡,前去巡查。
果然如李東所料,老人正在山上老房子里拿藥。于是三人將李細細護送回安全住所后,車輛行至楊家片河道時,暴漲的洪水瞬間吞噬了車身。
“車載屏還亮著!車子還有電,降車窗!”李東的吼聲壓過雨幕。當續(xù)鑠文因體型偏胖卡在駕駛窗時,副駕駛位的李東探身將他全力推出。轉頭卻發(fā)現后排的侯云凡因車窗鎖死無法逃生。
“到前排來!快!”李東一手拽出嗆水的侯云凡隨即推上車頂,“你先爬上去!”這是李東留下的最后一句話。
兩分鐘后車輛被卷入洪流,李東的身影消失于黑暗。
孟城村村委會主任羅文華是最早趕到出事地點的村干部,他記得當時雨又大又急,前來搜救的村民心里更急,都在祈禱李東平安無事。當晚,車輛在事發(fā)地下游約200米處橋墩旁被打撈上岸,但李東仍然失聯。
縣、鎮(zhèn)、村III級應急響應機制緊急啟動,200多人全力搜救。7月3日15時45分,李東在下游3公里處被找到,卻已不幸遇難。
消息傳來,連日來一直為李東揪著心的鄉(xiāng)親們忍不住紛紛落淚:“太可惜了,這樣一個好干部、好伢子!”
“李東是個好小伙,太可惜了。我家老伴生病長期臥床,他來我家好幾次,總是叮囑我在家多注意安全。7月1日那天他就來了兩次,晚上不應該再來了?!弊詈蠡诘氖抢罴毤毮棠蹋槐楸榈睾陀浾吣钸吨?,“早知道這樣,把那三個娃留在家里住下就好了!”
犧牲時,李東剛滿30歲,也是他考上岳陽縣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的第4年。
“讓李東再看一眼他曾經工作的地方?!崩顤|遺體被打撈上岸后,李東父親向鎮(zhèn)黨委書記孫榮華提出了唯一的請求。
那天下午,細雨紛紛,護送遺體的車隊抵達鎮(zhèn)政府。嗚咽聲夾雜在雨聲中,500多名干部、群眾迎候英雄歸來,同送李東一程。
心的破碎:
父母:好后悔讓兒子留在湖南,但他如此熱愛這份工作
李東家境并不寬裕,他是獨生子。
在岳陽市岳陽樓區(qū)一間簡陋的老房里,露出水泥的墻壁,老舊的床,看上去搖搖欲墜的木桌上堆滿藥品,這是李東生前和父母的家。盡管環(huán)境簡陋,但在悉心照顧下,李東的父親全身干凈整潔。如今沒有了兒子李東的幫助,陳平搬動丈夫的身體時有些吃力。
在李東讀高三的那年,父親李自廉因車禍高位截癱,母親陳平打零工維生。工作后,李東每月工資大半補貼家用。周末若未加班,他必趕早班車回家,給父親擦身、按摩、換尿袋。
2020年11月,李東考錄為岳陽縣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分配在毛田鎮(zhèn)政府工作,先后任黨建專干、組織干事、勞動站站長、應急辦主任。
李東工作照。(資料圖片)
“以前每周五晚上,兒子回來了都會在屋后喊我,‘媽媽我回來了’?!被貞浧鹄顤|還在世時的點滴,陳平淚水奪眶而出,“現在他再也不會抱著我說,‘媽媽辛苦了’?!痹谟浾呙媲?,陳平幾度哽咽,說不出話來。
“他下班回來已經很累了,還要幫我做家務,哄他爸爸開心?!?/p>
“我的兒子還沒成家?!?/p>
“周末也是他做飯給他爸爸吃。”
陳平透露,李東還曾考上過外省某市一處崗位,“因為我們不讓他去外省,他就留在了湖南工作。如果他去了別的地方,恐怕現在也不會永遠離開我們,我好后悔?!?/p>
然而,作為母親,陳平又想到兒子如此熱愛毛田鎮(zhèn)的這份工作,“累就累點,沒事,他性格很好,也很開朗?!?/p>
李東犧牲后,每每回憶起兒子,李自廉夫妻倆都心痛得不能自已,“可是我們只有他一個孩子啊。”
日常生活中,李東是一名陽光熱情、開朗愛笑的大男孩,這張照片被動漫化后,印在了如今每位同事的工作筆記本上。(資料圖片)
光的延續(xù):
勤懇笑臉留在每位同事的筆記本上
“他推我那一下,自己就沒了逃生時間。”李東犧牲一年后,面對三湘都市報記者的采訪,侯云凡仍不敢回憶那天晚上的情形,但其實他把“東哥”做的熱心事都記在了心中。
“每次大家手上有事忙不過來,他總是熱情幫手,自己的工作也會加班按時完成。下班后我們幾個年輕人經常聚聚,有什么心事、難事都會和他講一講?!焙屠顤|共事的點滴再次涌上侯云凡心頭,“如果他不救我……”話一時間梗在胸口說不出來,雖然近一年來過節(jié)時侯云凡都會去看望李東的父母,但這個大男孩也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
侯云凡帶著記者來到了李東生前工作的辦公室。桌上攤開著未完成的受災人口統計表,半盒藍芩顆粒旁,1.5升裝的礦泉水瓶空了大半——這些都是李東連軸轉防汛時緩解咽痛的“標配”,但毛田鎮(zhèn)應急辦辦公室里的這一幕永遠定格在了他犧牲的那天下午,也永遠留在了同事們心中。
“盡管聽不到他的笑聲了,但我們還能每天看到他的笑容?!崩顤|犧牲后,當年9月接手李東崗位工作,來到應急辦任職的楊佳誠,拿出一本“四多四好”民情走訪筆記本,翻開內頁就見到一張笑臉——戴黑框眼鏡的李東,手拿奶茶,抿嘴瞇眼憨笑。
在到任應急辦主任之前,楊佳誠在水務站工作,“雖然在水務站時每逢汛期也有防汛工作,但到了應急辦,才知道這份工作面對的應急場景更多。”楊佳誠告訴記者,現在他在車上常備救援包、滅火器,“有次參與滅火,都不知道自己衣服被燒著了,滅完火后才想著后怕,那一刻真的切身體會到東哥的‘職業(yè)病’——總想著快一步,再快一步?!?/p>
如今李東的墓前,總有人悄悄放上野花或新摘的楊梅。
他幫扶過的兩個孩子考上縣中學,作文里寫著“要成為李叔叔那樣的光”;父親床頭換上了電動輪椅,母親不再打零工,那是鎮(zhèn)政府用黨員捐款設立的撫恤金。
夕陽將條洞水庫的圍欄拉出長長影子,李東生前的同事們把最后一朵菊花放入水中。花瓣掠過新筑的堤壩,向著當年車輛沉沒的拐彎處漂去。
“以前覺得堤壩是水泥鋼筋,現在明白了,真正的堤壩是活著的人接過的擔當。”
河岸石縫里,一叢野菊在風中挺直了莖稈。洪流帶走了30歲的生命,卻在人間留下永不潰決的守護之堤。
責編:葉竹
一審:葉竹
二審:朱蓉
三審:丁興威
來源:三湘都市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