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 2025-07-06 07:18:28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葉竹 仝若楠 通訊員 劉雅杰
7月4日,家有中考生的長沙家長曾女士向三湘都市報記者介紹,盡管才初中畢業(yè),周圍已有部分家長準備帶孩子體驗美甲。中高考結束后,不少考生和家長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賬單,累計花費均在幾萬元甚至更高,引發(fā)關注討論。近日各地警方、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不斷發(fā)出提醒“考后消費避坑”“避免陷入消費陷阱”。
多地考生考后消費中遭遇陷阱
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去年高考結束后,四川阿壩學生王某曾報警稱在網絡上刷單被騙19000元。據了解,王某在應用商城里下載了找兼職的軟件,并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在購物網站上刷單掙錢。剛開始,王某還掙了幾百塊錢(但本金一直沒拿回)。嘗到甜頭后,王某便陸續(xù)投入19000元用于刷單,隨后發(fā)現本金和掙的錢都無法提取,遂發(fā)覺上當受騙。
幾天前,江蘇盱眙高考生楊同學在家中等待成績公布,因輕信平臺上低價出售演唱會門票的信息,被騙了2000余元。情急之下,他選擇報警求助。當地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動,加之他開啟了“24小時延時到賬”功能,民警幾經周折幫其全額追回被騙資金。
此外,南京六合警方近日也成功破獲系列網絡詐騙案。其中一起以“超低價轉讓二手手機”為誘餌實施詐騙的案件,被騙者中就有一名大學生。警方也提醒中高考生,不迷信“白菜價”、不脫離“平臺”私下交易、拒絕“提前付款”、同城交易“當面驗”、多方核實“不輕信”。
回顧過往,考生在考后消費中遭遇陷阱的案例并不鮮見:不良培訓機構打著“職業(yè)技能速成”等幌子,收取高額費用卻提供劣質服務;部分旅行社推出低價團吸引考生,行程中卻暗藏“套路”;一些數碼產品商家以次充好、虛假宣傳,讓缺乏消費經驗的考生上當受騙。
警方、消保委連發(fā)警示提醒
近日各地警方、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不斷發(fā)出提醒“考后消費避坑”“避免陷入消費陷阱”。
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吳衛(wèi)建議,不管是報名駕校、培訓班,還是選擇健身或者美容機構,一定要查驗機構的相關資質,并簽訂規(guī)范合同明確權責。特別是醫(yī)療美容,在選擇醫(yī)美機構時,必須要嚴把機構的資質關,要看看這些醫(yī)療機構及操作的醫(yī)生是否具備國家要求的相關證照,比如說醫(yī)療機構的執(zhí)業(yè)許可證,還有執(zhí)業(yè)醫(yī)師的相關資質。“當然,我們不太主張學生去做醫(yī)療美容。但是如果要去的話,就要把好這些關,避免自己遭遇消費陷阱”。
同時,吳衛(wèi)提醒,預付消費要謹慎,要理性消費,謹慎選擇消費貸款。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自己的消費能力來選擇產品,沒有必要一次性投入特別大,只要能夠滿足工作生活學習的需要即可,年輕的消費者可能會輕易地陷入“高息分期”或者使用陌生網貸這種情況,需警惕這些風險。
“考后消費”的升溫與狂歡,與學生的特殊社交需求有關
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經濟學教研室主任沈尤佳看來,考生旅游、教育培訓、數碼產品采購等消費行為,是完成從“應試者”到“準社會人”的身份過渡。
“可以看作是特殊‘成人儀式’的消費狂歡?!焙蠋煼洞髮W社會學系副教授谷玉良分析,考后消費狂歡實際上也是學生從青春期依賴型消費邁向成年獨立型消費的一種重要象征儀式。在高考之前的學生階段,學生的主要消費場所和消費內容多與學習相關,且受到家長和學校的高度約束。而高考后的學生普遍也有擺脫青春期年齡段的消費特點,向著成人化消費心態(tài)、消費行為、消費內容轉變的特殊需要?!斑@一點可以從高考后學生消費內容的變化看出,比如想要自主決定消費內容、想要自主決定大額資金消費的支配權等”。
此外,谷玉良認為,高考后消費狂歡也與學生特殊的社交需求有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學生初入成年后尋求新的社交圈和認識社交意義的重要形式,是成年生活的一種“預演”,而在社交需求上的滿足,也成了考后消費狂歡的重要動力?!昂芏喔呖己蟮膶W生消費表現出復雜、多元的互動。他們通過相互交流消費內容、消費體會等,實現基于消費狂歡的日常交流與社交。并基于相同或相似的消費品位形成圈層化的社交,彼此結成除了過去高中同學以外的消費‘搭子’‘密友’,其社交圈和個人關系網絡得到拓展,也從同質性關系網絡開始向異質性關系網絡發(fā)展?!惫扔窳急硎荆@種消費是學生擺脫青春期、融入成人社會的一種嘗試,在社交的層面上具有重要意義。
建議
政府、社會、企業(yè)、家庭多方發(fā)力,不應盲目批評需及時引導
谷玉良特別提到,從特殊“成人儀式”、社交需求來看,高考后的消費狂歡對這些高考后的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安粦つ颗u,應給予積極地理解、支持和引導”。
他建議,一方面,家長應該與學生有坦誠的溝通,讓學生真正在家庭經濟能力和父母負擔能力的背景下,理性進行考后消費;另一方面,政府、社會可結合高考考生“成年儀式”的消費需求特點、地域性資源和經濟特色、國潮消費推動內循環(huán)等特點,針對考后消費狂歡,打造健康的消費市場、營造健康消費氛圍,引導健康理性消費。“比如多部門聯合指導,策劃后高考消費節(jié)、后高考文旅消費項目等,都有助于為高考學子提供健康的消費狂歡環(huán)境和消費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小溪也提到,“考后消費”需要家庭、企業(yè)、社會以及政府多方協(xié)同發(fā)力。對家庭而言,需重塑獎勵的內涵。消費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家長需要從觀念上轉變,將一次性的物質饋贈,升級為引導孩子進行財務規(guī)劃、培養(yǎng)理性消費觀的契機。對企業(yè)而言,應彰顯責任擔當,將商業(yè)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tǒng)一,打造有溫度、負責任的商業(yè)模式,贏得消費群體的認同。對社會與政府而言,應筑牢引導與監(jiān)管的防線。從源頭構建理性消費的防護網,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歸根結底,“考后經濟”“考后消費”折射出青年一代的消費趨勢、價值傾向,以及如何走向未來的諸多選擇。
責編:陳舒儀
一審:仝若楠
二審:朱蓉
三審:周文博
來源:三湘都市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