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05 17:00:15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5日訊(記者 張咪 劉韻霞 通訊員 劉強)7月5日,2025年(第29屆)湖南省計算機教育年會暨學術交流會在湖南工業(yè)大學舉行,省內外共計200余人參會。
本次年會由湖南省高教學會計算機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辦,湖南工業(yè)大學承辦。以"智啟未來?賦能教育"為主題,精心設計“學術報告”和“院長論壇”板塊。其中,“學術報告”板塊邀請了省內外8名專家,從教學組織建設、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產教融合實踐等方面,分享他們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方面的經驗和心得體會。本次年會首次設立“院長論壇”板塊,主要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課程體系重構、實驗平臺升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轉型等內容進行交流研討。
會上,中南大學教授陳志剛以《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讓青年教師學以致“教”》為題,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特色教研室建設、教師核心職責、職業(yè)發(fā)展建議、教學與科研平衡、人際關系與資源平衡、應對挑戰(zhàn)與終身學習等 6 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毛新軍圍繞《大模型融入教育教學的雙面性》一題展開分享,以大模型輔助軟件工程實踐教學改革為案例,系統闡述了大模型帶來的積極一面。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教授戰(zhàn)德臣以《計算思維與人工智能思維賦能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為題,講解了大模型對大學教育和課程的影響是怎樣的、為什么要進行計算思維與人工智能思維教育等內容。湖南大學教授唐卓長期從事高性能計算和云計算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他以《人工智能時代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挑戰(zhàn)與思考》為主題作報告,他表示,學界正積極探索人機協同教學、多模態(tài)大模型、知識模型構建等 AI 賦能教育的新模式,教育需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變革培育模式以適應時代發(fā)展。
武漢大學教授李兵以《釋放潛能——“AI+教育”的回歸、重塑與升華》為題作報告,他系統介紹了高校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的課程設計思路和教學實踐探索,為創(chuàng)新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與 AI 通識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湖南工業(yè)大學教授曹步清分享《基于知識圖譜和 AI 智能體的地方高校數智化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及實踐》,他提出,數智時代背景下,地方高校計算機教學面臨知識體系碎片化、教學效率不高、個性化學習不足等問題,知識圖譜與 AI 技術的融合可構建結構化研究性知識網絡,推動計算機教學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從而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計算機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計算機分社分社長王康圍繞《人工智能教材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一題展開分享,從課程和教材建設的視角,介紹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人工智能專業(yè)教育、人工智能數字教材建設以及人工智能數智化平臺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以期為各高校的課程和教材建設提供參考。比鄰星科技技術總監(jiān)文懿崧有著十余載 AI 和機器人控制算法研發(fā)經驗,他以《AI 和智能機器人技術概述與人才培養(yǎng)實踐》為主題,剖析 AI 技術發(fā)展趨勢,解讀熱點產業(yè)現狀,闡述前沿技術進展, 并對機器人技術發(fā)展趨勢進行前瞻性分析。
今年是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的一年,也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之年。本次年會的成功舉辦是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行動"的具體實踐,是應對AI技術對傳統教育模式挑戰(zhàn)的積極回應;更是推動我省計算機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舉措。
湖南省?教學會計算機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定期主辦的?年?度湖南省計算機教育年會暨學術交流會緊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發(fā)展形勢,充分發(fā)揮學會的 “橋梁” 、“紐帶”作? ,為?線教師提供交流平臺,推進?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 下一步,學會將與湖南省?學計算機教指委協同開展?作,在A I賦能?等教育的新形勢下積極推進計算機教育改?,在教學成果培育、課程建設、教材建設 、教改論? 、 教改項目、教學?法改?等??做好引領和培育指導 。
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湖南工業(yè)大學擁有學科建設、師資隊伍、教學條件等完善的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該學院擁有智能信息感知及處理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智能感知與信息處理湖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工業(yè)物聯網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業(yè)數據智能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智能感知與網絡化控制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臺。該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校際聯動,共同破解計算機教育中的難點問題,為培養(yǎng)適應未來科技變革的卓越人才貢獻智慧。
責編:張咪
一審:張咪
二審:廖義剛
三審:周小雷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