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09 06:54:51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周澤中
4月初身價仍在100元每公斤的榴蓮,近期變得“親民”多了。多地網(wǎng)友表示,水果店、超市內(nèi),榴蓮的價格已降低至40元每公斤上下。不光是榴蓮,今年以來,不少昔日的“貴族水果”紛紛降價。芒種過后,是荔枝、西瓜、楊梅收獲的最佳時期,空氣中混雜著甜潤果香和夏日特有的熱烈氣息。
“水果自由”有多可貴?放在唐朝,這可能是一道“送命題”。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長安的荔枝》講的就是李善德在同僚的“忽悠”之下,從監(jiān)事變身“荔枝使”,被迫接下從嶺南運送新鮮荔枝到長安的“死亡”任務(wù)。曾經(jīng)“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的荔枝,在規(guī)模化種植與供應(yīng)鏈革新的雙重驅(qū)動下,不僅價格不再高不可攀,更從皇室專供走向了百姓的“果盤子”。
“水果自由”不僅是物質(zhì)的豐盈,更是社會進步的縮影。今年春節(jié),年貨“頂流”車厘子的價格顯著下降,得益于兩大因素:一方面,我國對智利車厘子進口實施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大幅縮短了運輸時間;另一方面,桑蒂娜、拉賓斯等多樣化品種紛紛涌現(xiàn)。如今,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單一選擇,而是追求品質(zhì)與新鮮感并重,商家也順勢調(diào)整策略,引入更多進口與國產(chǎn)優(yōu)質(zhì)品種,讓時令水果得以迅速流通,使得原本遙不可及的美味輕松抵達千家萬戶。
水果是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的行業(yè),如果只把價格“打下來”,果農(nóng)會“很受傷”。在楊梅之鄉(xiāng)——懷化靖州,2024年,借助智能補光技術(shù),楊梅上市時間較往年提早了20天;2025年,采用全省首創(chuàng)“雙膜控溫+光溫控濕”技術(shù),使得畝產(chǎn)值突破13萬元。當?shù)剡€深耕楊梅產(chǎn)業(yè)鏈,研發(fā)楊梅酒、楊梅汁、蜜餞、果醋等高附加值商品……水果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有產(chǎn)量后,更要注重保品質(zhì),讓優(yōu)質(zhì)鮮果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水果自由”的實現(xiàn),讓人們面對時令饋贈不再猶豫,而是欣然接受。回望歷史,為將一顆完好的荔枝送入長安宮廷,多少驛卒策馬飛馳,多少人心驚膽戰(zhàn),只為博君王、妃子一笑。而如今,冷鏈物流貫通南北,農(nóng)民指尖輕點即可發(fā)貨千里。愿每一顆飽滿的果實都不負辛勞,從枝頭順暢抵達百姓的“果盤子”,為平凡的生活增添亮色。
責編:顏青
一審:詹娉俏
二審:胡澤匯
三審:文鳳雛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