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10:04:31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8日訊(通訊員 龐新梅)“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聚民心、暖人心”的實事好事辦到百姓心坎里上,讓群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近年來,韶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火熱開展,處處可見志愿者,人人都在學雷鋒,“文明實踐我是行動者”不僅是深入人心的宣傳口號,更是人人踐行的行動標準。
理論宣講傳黨音 鄉(xiāng)村夜話話振興
“我們村上這幾年修了路、裝了燈、通了水、建了‘60后互助養(yǎng)老點’,鄉(xiāng)村面貌日新月異。”夜幕降臨,韶山鄉(xiāng)青年干部宣講員小沈與十多位村民圍圈而坐,結(jié)合鄉(xiāng)村發(fā)展實際,為村民們講解黨的好政策。
夏天一條板凳、一把蒲扇,冬天一盆炭火、一壺熱茶,村民圍坐一起聊聊身邊事、家國事。在楊林鄉(xiāng)瓦坪村,這是一幅隨處可見的熟悉夜景。特別是近兩年,村里人居環(huán)境日漸改善,在一天的辛勞之后,人們習慣三五成群地聚到美麗屋場互相交流放松。
“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去水庫、山塘邊玩水!”“汛期快到了,大家要做好防汛措施”……屋場會上,干部群眾、老老少少在一言一語、一問一答中,把夜晚拉家常的習慣變成群眾曉政策、話民生、樂生活的大平臺。民生福祉、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熱點皆為話題,大家暢所欲言、觀點碰撞博弈。
面對面,才能心貼心,實打?qū)崳拍苋肽X入心。為破解理論宣講單向灌輸多、互動參與少,內(nèi)容抽象枯燥,不接地氣等問題,韶山市打造“為理而來 紅杜鵑”百人千場宣講品牌,組織宣講隊伍深入單位、學校、村組,從會場走到現(xiàn)場、屋場,通過“群眾提問我回答”增加互動性,通過“講故事互動聊天”,將反詐騙、惠民政策等宣傳給群眾,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把大道理講透、把小道理講深。同時,將黨的理論政策與文藝表演相融合,采取小品、三句半、朗誦等形式,把抽象的理論通過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演出來”“唱出來”,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志愿集市暖人心 為民辦事心貼心
健康義診、知識科普、公益攝影、愛心義剪、文藝演出……秋高氣爽時節(jié),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場,各類攤位連成一片,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攤主”不時吆喝,引來不少群眾駐足,現(xiàn)場熱鬧非凡,群眾在歡聲笑語中趕集市、沐新風,感受著來自“家門口”的貼心志愿服務。
這是韶山市打造的“心相蓮搭把手 偉人故里映山紅”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該活動聚焦群眾需求,匯聚多部門力量,以接地氣、具活力、有溫度的志愿服務方式,將“趕集日”變成了“惠民日”,把科技、文化、衛(wèi)生送到各個村社,將暖心貼心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送進群眾心坎,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
“我年紀大,腿腳又不方便,幸好現(xiàn)在家里進行了適老化改造,我可以扶著扶手走,房間不僅有床邊扶手還有感應夜燈,晚上起來再也不怕摔倒了,政府真是太貼心了。”近日,清溪鎮(zhèn)梅湖村半失能老人湯國明對前來走訪的志愿者說道。湯國明家里進行了適老化改造,讓老人的居家生活安全更有保障,生活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同時,韶山還將文明實踐志愿活動和移風易俗主題活動相結(jié)合,編排花鼓戲節(jié)目《村規(guī)民約我來唱》《移風易俗我踐行》,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村晚”形式,利用春節(jié)、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進行巡演,把文明之風吹進了千家萬戶,讓移風易俗觀念潛移默化浸潤民心,推動形成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圓夢工程”育成長 文化傳承增活力
“‘童伴’來助力,成長不迷路?!?/span>楊林鄉(xiāng)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特別關心農(nóng)村留守兒童,常態(tài)化開展“心理輔導進鄉(xiāng)村”“‘楊’帆起航,木秀成林”夏令營活動,通過“我的成長”“八仙過?!薄巴虏鄞髸钡葢敉鈭F組和心理輔導游戲,拉近與青少年之間的情感距離。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志愿者們告訴學生“困難和問題是生活的常態(tài)”“任何問題都有三種以上的解決辦法”“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失敗、勇敢處理困難,以陽光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和學習,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保護屏障。
今年,清溪鎮(zhèn)長湖村舉辦了首屆“鄉(xiāng)村相見 樂見長湖”主題夏令營,圍繞音樂藝術主題,開設了口風琴器樂、合唱和舞蹈等課程,穿插手工、朗誦課程以及趣味運動、芳草詩會、仲夏音樂會、心理講座和紅色論壇等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快樂和積極的氛圍中體驗著成長與進步。
韶山?jīng)_社區(qū)深入挖掘和傳承韶山的紅色文化資源,組織40余名“小小紅色講解員”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接受專業(yè)講解培訓,培訓后通過示范講解和現(xiàn)場宣講,向社區(qū)居民和游客傳播弘揚黨的歷史、革命斗爭精神和韶山紅色文化。
火車站社區(qū)聯(lián)合韶山市映山紅志愿者協(xié)會舉辦了“七彩假期夏日趣影”系列實踐活動,15名暑期回鄉(xiāng)的社區(qū)大學生志愿者,自主策劃了邏輯思考、科學、音樂、舞蹈、美術、手工等方面課程內(nèi)容,提高了社區(qū)青少年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了社會責任感和愛心。
今年以來,韶山市組織心理健康老師、大學生志愿者、科普文藝工作者、“五老人員”等各類人才積極參與“圓夢工程”志愿活動,運用“農(nóng)家書屋”“鄉(xiāng)村少年宮”等場地,就近就便為村上的中小學生提供志愿服務,實現(xiàn)“課業(yè)輔導、 興趣培養(yǎng)、安全教育”的有效融合,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責編:劉湘利
我要問